基本介紹
香山山頂似一倒立的香爐,故名。清康熙58年《信豐縣誌》 載:“香山,在縣南八十里,峰九十有九、小溪十八、產異藥,有鷹石、三天門、綿香石、蠟燭石、龍湫諸勝。《石倉志》勝云:昔人見百鶴翔集,各止一峰,其一廻旋無所止,群飛去,巔有哀道人岩。”
香山天工造化,神奇異常。
明代詩讚的“香山十景”更是令人稱奇:五子扶櫬、鷹立山頂、觀音坐禪、求子中窩、石兔望月、羽士進章、石窟龍潭、仙人三洞、矗天蠟燭、龍頭天香。
香山原生態森林面積有20多平方公里。主峰海拔793.6多米,比海螺寨高出200多米,平常多有雲霧繚繞,難識真面目。山中保留著多條明代以前的古石徑路,山下一條龍逕河。
古之名山必有寺。香山寺的寺址,在四周群峰的窩底。寺的規模很大,有上下兩殿,兩邊有廂房,還有廚房膳廳,皆為白牆黑瓦。寺門前地勢平坦,還有數畝糧田。可惜的是,香山寺在文革中被毀,現僅存遺址。
香山區域交通便利,位於新建的信豐縣高鐵站以南29公里,距離安西境內省道3公里、尋全高速玉帶橋站5公里、105國道、贛粵高速、京九鐵路站10公里。
佛教淵源
香山之名來自佛教經典。據記載: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羅衛國都城(佛經中稱父城),附近有名香山,是觀世音菩薩證道之地,釋迦牟尼在世時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,其後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。故《華嚴經》在排列閆浮提十大名山時,香山僅次於須彌山(即雪山,今喜馬拉雅山)名列第二,成為佛教名山。自佛教傳入中國,香山之名也來到我國。據查閱資料記載,全國有香山30餘座…其中江西香山位於信豐境內,也是眾多香山中唯一傳承有多座自然遺產觀音石的聖地。
歷史文化
《贛州府志》記載:“香山寺建自唐以前,其勝詳《山水志》,明理學家羅洪先有記”。明代的《江氏祖譜》也記載了香山之盛景。
香山寺是贛南的千年名剎,明成化己丑年(1469年)何讓、康熙三年(1664年)楊宗昌、乾隆十六年(1751年)游德珠、王六如等多任信豐知縣幾度壯觀香山寺。古代名士紛紛前往香山和香山寺探幽,明狀元倫文敘、羅洪先;進士董天錫、羅欽順、吳百朋、廖莊、龍霖、湯顯祖;名士俞琳、黃戴玄、黃文汾、俞雍、俞嘉哲等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存世,載於史志。
游香山
清 俞嘉哲(邑人,舉人)
一望香山興會賒,輕風吹袂上巔崖。
層巒靜息雲中鶴,峭石喧翻日暮鴉。
徑拂蒙葺侵短杖,僧收落葉煮新茶。
同人綽有凌雲概,俯瞰身疑躡泰華。
香山
明 俞雍(邑人、選貢)
生平清興在蓬壺,浪跡行蹤且自呼。
舊社九人誰是我,當年一鶴豈今吾。
勢蟠宇宙雄圖闊,翠擁峰巒秀色鋪。
為問山靈靈在否,掀須長嘯海天孤。
初到香山寺
明 黃九洛(邑人、太學)
到來筋力倦,不敢厭高深。
山寺初投足,岩泉久在心。
殘煙雜夜氣,明月射寒林。
宴坐松扉掩,殊無夕磬音。
宿香山寺
明 黃九洛(邑人、太學)
雲山留我宿,枯淡亦逍遙。
焰細燈明滅,寒深月寂寥。
游無嫌屢日,話不禁通宵。
何計常來此,隨緣乞一瓢。
送黃九洛歸虔
明 湯顯祖(戲劇家、文學家)
其一
遊子江南春草齊,
秣陵行色遠萋萋。
臨流一道章門柳,
長逐相思到水西。
其二
西山鵉鶴起晴煙,
南浦驚逢上瀨舩。
怪得異香長入夢,
君家九十九峰前。
香山寺
清 黃文汾(邑人、歲貢)穿雲行鳥道,拾屐步禪堂。
日轉松梢上,陰移澗水旁。
微風生遠壑,清磬出高牆。
欲把諸峰數,誰能九九詳。
《贛州府志》記載:“淡月 ,乾隆中,柱錫信豐金盆山寺。好吟詠。同時有餐雪者,居奉真觀,後自署優曇精舍。常往來香山寺,一時名流相與唱和”。《信豐縣誌》記載了“乾隆五年香山寺籌建玉帶橋的歷史”。玉帶橋碑文中記載香山老和尚的兩次點化,尤如神來之筆。給玉帶橋的"啟建"和"破難"起著決定性作用。 現結構奇特、氣勢雄偉長81.8米、寬4.5米,廊高3.2米的玉帶橋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也是目前"江南現存最長的弧形廊橋"。
景觀特徵
香山:"山頂似一倒立的香爐"而得名。信豐縣誌記載到:“香山有峰九十九、小溪十八,產異藥,有鷹石、三天門、線香石、蠟燭石,龍湫諸勝跡。頂有哀道人岩,深廣可坐數十人。相傳古時有道人賣藥於市,夜則宿此。一日忽去,書有‘萬山哀道人造岩住’八個字於石上。
雄是它的特徵之一。山峰多由懸崖峭壁構成,許多崖壁高達幾百米,拔地而起,危崖勁露,蒼勁雄渾。即使小尺度的石峰,也似有擎天之力,充滿陽剛之美,給人以極強的視覺震撼。
奇是它的特徵之二。區內廣泛分布石英岩崖壁、岩洞、石牆、石柱、石桌、尖峰、丘陵等地貌形態,造型豐富,變化萬千。有張果老下山,兔子望月;似人似物,似鳥似獸,形象逼真,尤其高山之巔一個大型飛來石似老鷹盤踞,如鬼斧神工雕刻而成。
險是它的特徵之三,地質地貌分布區內高峽幽谷,清靜深遂,溝壑縱橫,起伏劇烈,山塊離散,群峰成林。大多山坡呈直立或反坡,像刀削斧劈,直指藍天,令人望而生畏。
幽是它的特徵之四,遊覽總長2公里的觀音山、羅漢谷,赤壁千仞,峰迴路轉,竹林澗流,一步一景,人移景變,別有一番情趣。環望四周,雄奇詭險,千怪萬狀,險象環生,怪石嶙峋,幽洞通天。觀音峰、撐腰石、仙牛跡、仙人洞的種種傳說,猶如神秘的大自然給世人演繹傳奇的神話故事,讓人禁不住展開漫無邊際的遐想與思古之情,“念天地之悠悠”,懷古今之萬事,那煙嵐霧靄之下,群峰深壑之間,人跡罕至之處,不知隱藏著多少未解之謎,撩撥著人們尋幽探秘的遐想。
美是它的特徵之五,包括形態之美,結構之美,色彩之美,意境之美,變幻之美。石英砂岩地質是一種無需雕飾的自然美。表現為峰林結構,其山石高下參差、疏密相生,群峰林立,組合有序,富有韻律感和層次感。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觀,晚上可以看到絢麗的晚霞和恬靜的夜色,雨天極目遠眺,使人胸懷開闊,萬慮頓消。一日之中,一年四季,無論晴雨早晚,都有不同的景色供遊人觀賞。